时间:2023-06-06 01:46:12 | 浏览:6
来源:微兔分享呀
公元前280年,秦还未统一六国,当时秦国调集十万兵马对楚国作战,军队进行后勤补给有50公里是陆路运输。在古代,陆路运输都是用劳工和牛马的脚力,经常是运到1斤粮食半路上就被运输部队吃掉了半斤。
这场仗正由于后勤粮草补给跟不上,秦军吃了败仗。于是过了8年,公元前272年,秦昭王突发奇想,命30岁的秦国人李冰去蜀郡担任郡守,并修建一座水利工程,使岷江改道,形成一条水路战争补给线。这座水利工程就是都江堰。
所以说,当时修建都江堰是为了军事目的,后面的结局我们也都知道了,秦灭了楚,楚国项羽又复仇了秦,却败给了刘邦,之后两千年,不知发生多少故事,但都江堰依然矗立在岷江之上,造福一方百姓。
来到蜀地的李冰,勘察后决定凿山引水。当时火药还未发明,他组织劳工对岩石火烧水浇,制造温差,用热胀冷缩原理使其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长80米宽20米的山口,取名“宝瓶口”。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因流入宝瓶口的江水太少,李冰父子又率众在上游不远处修建拦河坝,他们将鹅卵石装进大竹笼,堆积在江水中央,形成一个狭长小岛,取名“鱼嘴”。
在古代,如果仅凭人力开凿,都江堰根本无法修建。不管是使用热张冷缩原理开山,还是竹笼装石建坝,李冰的做法都极其精妙。即便如此,单单挖开宝瓶口,李冰就组织大量劳工花了八年时间。都江堰市古代工程的奇迹,是当时的超级工程。
都江堰出现于2300年前,而如今居然还在发挥巨大作用,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说到“天府之国”这个词,你一定会想到充满烟火气的成都。我们现在都知道“天府之国”是对四川的美好赞誉。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个词最早出现的时候不是用来形容四川的,而是战国时期苏秦拍秦惠王的马屁,称呼秦惠王治下的所有土地为天府。
这个词从何时起专门用来指代四川呢,这就要说到诸葛亮写的《隆中对》。诸葛亮写道:“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诸葛亮在当时要表达的意思,是刘备的祖先汉高祖刘邦,就是因为拥有这片易守难攻,又非常富庶的土地作为大后方,才打赢了战争,最终当了皇帝。
刘邦被项羽封为汉中王,进入四川。其实距离都江堰完工还不到五十年。那么蜀地一直是一块富庶之地,能让刘邦靠着它成就帝王霸业吗?起码现代的考古学并不这么看。
近代以来,考古学家不断在三星堆、金沙等川蜀地区的史前遗址中,发现大量祭祀物,有不少证据表明,这些祭祀物中,绝大多数都是古蜀国文明不堪洪水袭扰,试图用祭祀仪式来感动上苍。
地质学家和考古学家还研究了四川地区的冲积平原,也得出结论,为了躲避洪水的威胁,在都江堰修建之前,四川各地的人类聚落遗迹,基本分布在海拔500米左右的扇形冲积平原上。可以说在都江堰修建之前,成都平原的人类对洪水只能被动适应。
考古学家还发现,而自都江堰建设完成之后,成都平原的水生灾害立马就得到控制,人类的聚集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开始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成都市的人口越来越多,还形成了郫都等卫星城。
从宝瓶口流出的岷江江水,为成都平原提供了稳定的灌溉水源,都江堰修建后,成都平原的劳动人民不断完善灌溉系统,让它不断生长。形成了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放射状水网。据考证,成都平原的灌溉面积在宋朝就达到了一千三百平方千米,相当于650个摩纳哥公国的面积。
可以说,都江堰的修建,使得四川盆地崛起了一座经济政治中心,刘邦一度靠这个大后方击败项羽。刘备的蜀汉政权一度靠它和北方的曹魏政权抗衡。从战国争雄到抗日战争,成都平原上出产的粮食和物资,源源不断地供给前线。一次又一次充当大后方。
从汉朝至唐朝,驻扎在川蜀地区的郡守,继续完善成都平原的水利工程。随着治水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成都平原地区越来越富庶,手工业不断发展。利用水运交通进行的商业航运也发展迅速,成都成为中华大地上贸易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以都江堰命名的都江堰市则成为了成都与青藏高原联系的通道。发达的贸易使成都平原的商品沿着水路进入西部山区,西部山区的山货特产也由水路运往成都。就这样,都江堰成为了成都平原与西部山区的贸易中转站。
可以说,有了都江堰,才有了富甲一方的成都平原,“天府之国”才得以诞生。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发生汶川大地震。根据2017年出版的地方志,这场巨大灾难,受灾的231个县市被划分为极重灾区,较重灾区和一般灾区。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的都江堰市,是十个极重灾区之一。
都江堰水利工程也遭受了地震波及,震后当地曾一度封锁都江堰景区,让研究人员对水利工程仔细检查,排除隐患。检查后发现,整个都江堰水利工程没有大碍,尤其是“鱼嘴”、“宝瓶口”、“飞沙堰”这三个发挥核心功能的设施,近乎毫发无损。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000年风霜,依然经受住了里氏8.0级的地震,这是否是一场奇迹呢?
事实上,两千多年来,中国人对都江堰不断地维护和改建,都江堰水利工程能扛住汶川大地震,就是由于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对都江堰进行的现代化改造。
清末,西方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传入中国,1935年,都江堰的“鱼嘴”部分首先改用混凝土浇筑,这种永久性的工程结构,让都江堰省去耗费人力的“岁修”工程,此后,“金刚堤”、“鱼尾”、“飞沙堰”,陆续换掉了竹笼卵石材料,改为混凝土浇筑,古老的都江堰和现代的建筑材料调和在一起。
新中国成立后的1974年,“鱼嘴”的外江口建成了现代水量节制闸,用杩槎来断水截流的传统方式宣告退出历史舞台。此时的都江堰还是古老的设计,历经二千二百多年仍在发挥着当年设计者赋予它的功能,润泽着天府之国的千里沃野。但都江堰换上了现代的壳,现代钢筋混凝土让它能承受住汶川大地震。
2006年,位于“鱼嘴”上游9千米的岷江河道内,紫坪铺水库建成,它集防洪、发电于一身,保障成都这座特大城市的用水安全。还让都江堰灌区面积扩大到7273平方千米,比上海市的面积还要大一点。在汶川大地震时,这座水库避免了次生洪水灾害对都江堰灌区的破坏。
如果说这是奇迹,那就是以肉体凡胎比肩神明的奇迹。因为二千多年来,中国人不断对都江堰进行维护和改建。从李冰设计和建造都江堰开始,就没有把它当成一项一劳永逸的工程,从一开始都江堰便有维护制度,被称为“岁修”。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在每年极短的枯水期内完成。
从汉朝至唐朝,历任地方官都把扩建和完善川蜀地区水利工程作为民生大计。两宋到明清,都江堰水利工程经历过两次荒废和重建,每次重建工程都达20年之久。这段时期都江堰水利系统经过不断演进,水渠大量建设,扩大了灌溉面积,1938年测算,灌溉面积达到1720平方千米。
千百年来,都江堰这座古代超级工程,在现代还以另一种方式造福着“天府之国”的黎民百姓,那就是带来旅游收入,自2009年起,都江堰的旅游人次平均以每年一百万人的速度增长,2019年的到访人次已经超过2600万。
现如今,当你在枯水季节来到都江堰渠首,还能看见“岁修”,但其实,这是景区的表演节目。现代化改造让都江堰已经不用年年“岁修”。
那么,为什么还要去都江堰呢?因为,只有当我们来到这座古老水利工程的面前。踏上这片土地,看着滚滚江水流过,感受巨大水网连接的千家万户和万顷良田,便能发现其与众不同的魅力。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口号是“减塑捡塑”,都江堰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代表地区,截至目前,有维管植物3284种,脊椎动物568种,鸟类266种,自然景观丰富,既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地,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展示窗口,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植物类作
又见都江堰ID: youjiandjy 雪山里的公园城市,又见都江堰一切美好......关于都江堰,你知道多少?来 ,测试一下,下面这些“都江堰”,你都知道吗?01在都江堰有个节日首批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起源于公元978年的都江堰放水节,古名
又见都江堰ID: youjiandjy 雪山里的公园城市,又见都江堰一切美好......青城后山风景叠叠重重,曲曲弯弯高高大大,威威严严有时身躯全裸净洁在无际的蓝天有时白茫茫的一片不与世俗相见个性诚诚坦坦不施半点瞒和骗这儿没有大的庙殿这儿极
诸葛亮与都安堰文/兰字尧蜀汉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太子刘禅即蜀汉皇帝位,改元建兴,加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内政、外交、军事、经济由诸葛亮决断。到了五月,干冬连着干春的旱情更加严重,位于都安堰渠首的都安县,由于岷江来水少,水位低,柏条河
好消息!想去青城山玩耍的小伙伴有福了!从3月30日至4月30日只要在都江堰市消费就可免费游览青城山、都江堰景区!还等什么安排上!3月27日,记者从都江堰市获悉,从2020年3月30日至4月30日,景区推出“你消费,我免费,这个四月青城山—都
国庆节因为核酸不想出大成都,去了都江堰,我们几人都购买了年票,准备从离堆公园进景区,在门口一查说是核酸超过了72小时。那我们只好玩免费的景点了。另外说一句,在离堆公园门口有免费的核酸检测点,我们去排队时,花了半小时就戳到喉咙了。免费的景点路
中国地广人多,所囊括的地势也较为复杂。细数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流淌着的水利开发建设史。接下来我们借助Bigemap GIS Office软件来查看都江堰卫星地图,并借助标记来详解都江堰的建造原理,感受千年前古人的智慧。 ▲四川都江
文/席波10月24日,早晨五点起床,原定六点坐车去都江堰,出发时已近7点。车行大约一个多小时,都江堰市就到了。首先不是去景点,而是到了一个玉器购物点黄龙玉博物馆。虽然没有被逼着购物,但是耽误了时间,还得硬着头皮被洗脑,还是有些不爽。九时许,
你知道吗?在都江堰不仅有水利工程和美景,那些随着时间推移仍旧矗立的古塔阁楼,依然熠熠生辉,它们藏在都江堰的各个角落,今天水灵妹就带你一一去了解~老君阁老君阁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海拔高1260米。老君阁阁基宽四百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
又见都江堰ID: youjiandjy雪山里的公园城市,又见都江堰一切美好......青城山古称丈人山为邛崃山脉的分支背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有着“三十六峰”“七十二小洞”“八大洞”“一百零八景”之说图│①青城山都江堰全山群峰环绕,树木葱
到山谷间,去春风吹来的地方,体味宁静清透、返璞归真中的美好气韵,展开一段诗意浪漫的旅程,岂不美好~青城前山沐春风青城山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
摄 | 巫栎鸿高空视角看青城山—都江堰美炸了!每一次深入探寻总能发现都江堰深藏的美好这一次,我们换个角度从高空俯瞰发现不一样的美!夏天的青城前山景区全山林木青翠清幽此时遍野绿意盎然正是最迷人的季节正值登山好时节路上走走停停,绿树成荫侧耳倾听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今日,记者从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管理局获悉,都江堰景区、青城前山景区今日(5月1日)游客预约量已达到最大容量的90%,已启动红色预警,线上门票已约满,将关闭所有线上购票通道。尚未预约门票的游客,可及时调整行程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4月30日,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发布提示,都江堰景区、青城前山景区、青城后山景区门票已预约满,所有线上购票通道均已停止售票。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都江堰景区日最大容量为6万人,截至4月30日11时32分,游客预约量已达到最大
图源/王庆新都江堰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三大遗产都江堰,拥有2000多年建城史因堰而起,因水而兴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古蜀先民在这里生活是名副其实的古蜀文明发祥地图源/古堰行舟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