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06:34:08 | 浏览:4
图为都江堰“宝瓶口”,岷江内江经此流向成都平原。图源/图虫创意制图/杨曼嘉“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到开时涌岸边。喜看杩槎频撤处,欢声雷动说耕田。”清代诗人山春在《灌阳竹枝词》中写尽了都江堰清明放水节的盛况。每年枯水季节,古人就加固河堤。到了春水初涨的清明节,人们举行盛大的放水节仪式,滔滔江水犹如脱缰的野马,往成都平原的千里沃野奔腾而去。水是都江堰的灵魂。岷江是长江水量最大的支流之一,成都平原的富庶很大程度得益于岷江的滋养。图源/图虫创意它是全世界为数不多的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三遗之城”。这座拥有4500年文明历史,以及2000多年建城历史的城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岷江出山口处,因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2000多年来,都江堰水利工程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至今灌区达三十多个县市,面积近千万亩。它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且一直发挥灌溉作用的宏大水利工程。成都平原也因此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都江堰市境内,西北为山地,地势较高;东南为成都平原,地势较低。整个城市像倒悬斜在青山绿水间的一柄折扇,穿城而过的岷江支流,恰似折扇的扇骨。沧海桑田,历史的风云变幻,这柄折扇在时代的浪潮里始终保持着雍容典雅的气度。
请横屏观看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水利工程,历经两千多年依旧为人民的生活保驾护航。图源/图虫创意成都人常说:“金温江、银郫县,人间天堂都江堰”。有青山、有绿水、有地道的美食,怎么能不成为“人间天堂”呢?1
这条路上只卖鸡肉?
一位上海客人从都江堰景区出来,乘坐出租车沿大三路向青城山而去。道路旁农家乐的店招一一在窗外闪过:“罗鸡肉”“老罗鸡肉”“王鸡肉”“梁鸡肉”“郭鸡肉”……客人不禁诧异地问:“你们这条路上只卖鸡肉吗?”司机笑,饶有兴致地讲起鸡肉的故事:这些农家乐当然不可能只卖鸡肉,但鸡肉是最拿手的菜,所以成了本地极具特色的店名。一直到青城山门,司机还没讲完。客人也不急于下车,还琢磨着下山后一定去那“罗鸡肉”品尝。疫情之前,“罗鸡肉”一天卖过230只鸡。据说,老板和伙计忙得脚不沾地,下午四点过才吃午饭。吃饭的阵仗也非同寻常,光店员就要坐12桌。倘若凑巧某个节假日如此,那也不算太惊奇,但那光景几乎是“罗鸡肉”的日常状态。白果炖鸡是都江堰的一道名菜,白果即银杏的果实。图源/图虫创意“罗鸡肉”到底有多好吃?年过半百的都江堰人是这样描述的:小时候,看到一个孃孃背着背篼从远处走来,就会不由自主地暗暗咽唾沫。“罗鸡肉”源于一位姓罗的孃孃,她沿街叫卖鸡肉,有人要买,她会放下背篼,揭开盖子,满满的一钵凉拌鸡肉散发着迷人的肉香,引得过路人都循着香气凑了过来。那时候只要五分钱一片,但“片片有骨,刀刀见肉”,多好的刀工啊。咂咂嘴,骨头都被嚼成渣渣了,何况是肉?据说,这位孃孃的祖父是光绪年间的御厨。清朝灭亡后,御厨回到乡下,没有食材,山珍海味做不成了,这满地的跑山鸡倒是多了去。御厨琢磨着,把宫廷的做法和川西乡下老百姓的口味结合起来吧!于是自创了凉拌鸡肉。如今,“罗鸡肉”已经传至第四代。菜品端上来,朴实甚至简单。一盘看似白味的鸡肉搭两只不同口味的蘸碟,甚至没有配菜。但看似白味的鸡肉,肉皮细腻光滑且脆嫩,鸡肉筋道,越嚼越香。倘若在蘸碟里裹上调料后入口,红油的麻辣滋味瞬间在嘴里爆开,合着鸡肉的鲜味,味蕾上似有繁花盛开。我们很好奇,这看似普通的鸡肉怎么做的呢?老板笑道:“这个是商业机密,不便多说。不过,我们的鸡一定要是土鸡,不然,就会自砸招牌。”老板说,最初用的土鸡就是青城山周边农家户养的鸡,后来农家乐多了,这些本地的土鸡根本供不应求。他就请人专门在崇州、大邑的山上去收购。这鸡肉,果然不平凡,竟然加强了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在都江堰,各类以“鸡肉”为名的店有好几十家。几乎每家店都有青椒鸡、干煸鸡、白果炖鸡、炒鸡杂……菜名简单,滋味悠长。除白果炖鸡外,鸡肉大多以麻辣味取胜。在桂溪园里,有一道名为“五彩鸡”的菜品也十分有特色,艳红的甜椒、明黄的姜片、翠绿的青椒、黑红的豆瓣豆豉,再加上黄灿灿的鸡肉条,构成一道颜色丰富、麻辣鲜香的菜品。这道菜选用青城山周边农户散养的大红公鸡做食材,由大火干煸秘制而成。五彩鸡须选用7斤以上的土鸡,肉质肥厚、有嚼劲。摄影/王永昌都江堰空气湿润,人们喜欢吃麻辣滋味,是遵从养生法则的。因为,辣椒、花椒都可以帮助人体祛除湿气。而白果炖鸡,更是位列“青城四绝”,中医上说能祛痰止咳,降脂降压。2
杀牛等得,推豆花等不得
都江堰乡间流传着一句俗语:“杀牛等得,推豆花等不得”。人们夜里把干黄豆泡水,清晨时分豆子变得圆润,倒入石磨中推磨,雪白的豆浆缓缓流出,点制后煮好的豆花,盛入青瓷大碗,配油碟,端出……细腻柔软的豆花,好滋味啊。故而,推豆花比杀牛的过程还要漫长。可是,这并不能改变人们对豆花的喜爱。在都江堰,很多饭店门口都竖着“豆花饭”的招牌。若是中午过了饭点,客人会摇下车窗问:“还有豆花吗?”老板说有,宾客俱欢;若是没有,车子立刻绝尘而去:豆花都没了,还有啥吃头,毫不犹豫换地儿……这就是豆花的魅力。任凭桌上大鱼大肉,最吸引人的还是那雪白柔软的豆花,清热、润燥、开胃、生津。豆花是都江堰的特色美食,鲜嫩麻辣,回味无穷。摄影/曾岷过去,寻常百姓院子里都有石磨,盆里常常都泡着豆子,一家人围坐着吃自家豆花,生活的仪式感十足。若是有客人来访,一碗豆花也倾注了主人待客的盛情。作家王国平在《南怀瑾的最后一百天》里写道:有一次,南师讲:“四川人好客、会吃。……主人从鸡圈里逮只鸡,到鱼塘里抓条鱼,到田边地角摘豆荚、拔青菜,在磨子上推豆花……一会儿工夫就弄出一桌非常可口的菜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在都江堰生活过一段时间,晚年时常怀念四川怀念都江堰怀念豆花。哪里没有豆子?哪里没有豆花?但天府源头之水滋养生长和浸泡出的豆子,岂是别处的豆子能比?我们有必要了解这豆子有何不同。川西平原沃野千里,气候温和湿润,土壤深厚且富含有机物,这正是适宜豆子生长的地方。种出了好豆,还要有好水。青城山一带的农户,大多饮用响水洞的山泉。这水沁凉、甘甜,用来泡豆子、推豆花,好滋味一脉相承,让包括南怀瑾先生在内的客人都赞不绝口。都江堰的大街小巷都有豆腐脑的身影,一碗装满滑嫩与鲜香。摄影/曾岷3
遍地是野菜
要吃乡野的味道,到都江堰去。在餐馆的厨房看一看,一些菜既熟悉又陌生,见过吧,叫不出名。没见过吧,好像刚来的路上就有。是啥菜?忙碌的大厨头也不抬地回答:“野菜。”农家乐的大厨们更有意思。你点的菜有啊,马上去屋后的竹林里给你揪一把。灰灰菜(中文名为藜,苋科)、鸭脚板(中文名为鸭儿芹,伞形科)、婆婆丁(中文名为蒲公英,菊科 )、马齿苋(中文名为马齿苋,马齿苋科)、刺龙苞(中文名为楤木,五加科)......没听过吧,你刚才在路上见过,你可没想到一会儿它就摆上了餐桌。好吃吗?你疑惑地伸出筷子,后来,那盘菜差点被你一个人“扫荡”了。好水滋养的好地方,植被丰富,物产丰富。就地取材,随时都可做别处没有的美食。那鲜嫩,那清香,令你欲罢不能啊。来,尝一尝,凉拌的刺龙苞,富有质感的粗纤维叶子,微微的苦涩里回味着甘甜,嚼起来满口生香。鸭脚板是什么?有点像芹菜,加蒜泥一炒格外下饭,一碗饭吃得精光。婆婆丁?哦,就是蒲公英,也能吃?排骨汤里有它,那谁还吃排骨?慢慢喝下那鲜美的汤,恍然间,都江堰的田野就在眼前徐徐展开。野生的蒲公英浑身上下都是宝,可做茶饮也可凉拌。图源/图虫创意不说了,赶紧挖野菜去吧。4
庆祝丰收的美食
有些美食的改进或者发明,居然和庆祝丰收有关?比如“镶碗”(也叫香碗),比如“榨榨面”(不是查渣面)。都江堰乡厨协会的何会长,给我们讲述“镶碗”的来历和做法:它是一道大杂烩。过去,有些地方把这道菜作为年夜饭的重头戏。多年前,川西坝子上收割谷子时,需要抢收以防暴雨到来,常常得靠邻里帮忙。等谷子归仓后,大家都会想到答谢邻里。他们把家中平日里舍不得吃的东西统统拿出来,做出一道“镶碗”。用家中最大的碗盛出,满满的汤与肉,放至八仙桌的正中间,宛如为花朵增加了花蕊,这满满的情谊啊。让我们看看一道镶碗里有多少“内容”:最上层漂浮着一片片肥瘦匀称的肉。在煮制之前,鲜肉需要用新稻草熏出淡金黄色,不仅象征着丰收的金黄,更将谷草和猪肉的香气完美结合。中间一层是酥肉、猪心、猪舌、响皮、肉丸子,5种肉类一共24片,代表“五谷丰登”和二十四节气,是老百姓对来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祈祷。还没完,碗底还有一层,一般来说,有木耳、黄花、芋头、海带丝、胡萝卜、白萝卜,搭配可以酌情改变。这么多种食材,在蒸笼里大火蒸熟后,混合出浓烈的香气,却依然保持着优美的造型。镶碗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是咸鲜味型中非常普及的家常菜。供图/鳖有洞天而“榨榨面”来源于另一场丰收,它又叫“天府农耕面”,当地老百姓还叫它“麦花”。新收的麦子晒干,磨成雪白的面粉,加水,和面,揉面,多么绵实筋道的新面啊。把上辈人传下的木制榨面机找出洗净。把邻居们都请来,像过年一样热闹。烧一大锅水,把圆润的面团放进榨面机,手柄一摇,榨面机“嘎吱嘎吱”地响起,细长的面条缓缓流进锅里……感激和答谢都在那热气腾腾的“麦花”里。乡邻的友爱也通过“麦花”彼此传递。如今,榨面机由木制的换成不锈钢了,在街巷口的“榨榨面”馆的灶台上。做法不变,面里可加入牛肉、肥肠、炸酱、鸡汁、海味……,滋味愈加丰富。清晨往那一坐,三五分钟,一碗榨榨面就上了桌,吃一口,舌尖上还有农耕文化的记忆。这些承载着乡村生活记忆的美食,多么饱含深情。吃榨榨面前先喝一口底汤,酸辣的口味瞬间令人食欲大开。图源/图虫创意诚然,都江堰的美食远远不止于此。都江堰人喜欢在稻田边、桂花树下、靠山靠水的地方品尝美食,所以,就有了青城湾湿地庄园、田园火锅、西江月火锅等那么多追求自然之趣的网红打卡地。盛夏,到处被烤得快冒烟的时候,最适宜去都江堰的柏条河边静静地坐下。泡一壶茶,点几道家常菜,凉风拂过,三遗之城的厚重历史感迎面而来。江水奔腾不息,那是大禹、李冰治理过的水,也是司马相如、李白、苏轼、陆游、杨升庵、李调元、巴金……饮用过的水。你看着青山绿水之间这个城市的葱茏与清幽,无边的凉爽在向四周蔓延。一回头端起茶杯,真巧,它也叫“青山绿水”。南桥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侧的岷江内江上,桥身上有许多绘画、彩塑、雕刻艺术。图源/图虫创意《菜根谭》里说:操持身心,收放自如。世间万物,若收敛或奔放都能做到自然合宜,当然是大境界。都江堰,就在这大境界里。一道道山峦巍峨而立,是古老城市安静的姿态与收敛的气度。一条条岷江的支流奔腾不息,是这方土地奔放的情怀和源源不断的输出。都江堰的山峦层叠绵延,正如这里层出不穷的美食,岷江水流淌几千年,恰似此处延续至今的饮食文化。水旱从人,收放自如。都江堰的美食,也与这境界严丝合缝。感谢中国国家地理美食地理官微
主 管:都江堰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 办:都江堰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宣传营销科主 编:曾 岷责任编辑:李大斌值班编辑:李思易编 辑:杨 璨、张立新、张铴月、张渝杰今天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口号是“减塑捡塑”,都江堰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代表地区,截至目前,有维管植物3284种,脊椎动物568种,鸟类266种,自然景观丰富,既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地,也是生物多样性的展示窗口,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植物类作
又见都江堰ID: youjiandjy 雪山里的公园城市,又见都江堰一切美好......关于都江堰,你知道多少?来 ,测试一下,下面这些“都江堰”,你都知道吗?01在都江堰有个节日首批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起源于公元978年的都江堰放水节,古名
又见都江堰ID: youjiandjy 雪山里的公园城市,又见都江堰一切美好......青城后山风景叠叠重重,曲曲弯弯高高大大,威威严严有时身躯全裸净洁在无际的蓝天有时白茫茫的一片不与世俗相见个性诚诚坦坦不施半点瞒和骗这儿没有大的庙殿这儿极
诸葛亮与都安堰文/兰字尧蜀汉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太子刘禅即蜀汉皇帝位,改元建兴,加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内政、外交、军事、经济由诸葛亮决断。到了五月,干冬连着干春的旱情更加严重,位于都安堰渠首的都安县,由于岷江来水少,水位低,柏条河
好消息!想去青城山玩耍的小伙伴有福了!从3月30日至4月30日只要在都江堰市消费就可免费游览青城山、都江堰景区!还等什么安排上!3月27日,记者从都江堰市获悉,从2020年3月30日至4月30日,景区推出“你消费,我免费,这个四月青城山—都
国庆节因为核酸不想出大成都,去了都江堰,我们几人都购买了年票,准备从离堆公园进景区,在门口一查说是核酸超过了72小时。那我们只好玩免费的景点了。另外说一句,在离堆公园门口有免费的核酸检测点,我们去排队时,花了半小时就戳到喉咙了。免费的景点路
中国地广人多,所囊括的地势也较为复杂。细数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流淌着的水利开发建设史。接下来我们借助Bigemap GIS Office软件来查看都江堰卫星地图,并借助标记来详解都江堰的建造原理,感受千年前古人的智慧。 ▲四川都江
文/席波10月24日,早晨五点起床,原定六点坐车去都江堰,出发时已近7点。车行大约一个多小时,都江堰市就到了。首先不是去景点,而是到了一个玉器购物点黄龙玉博物馆。虽然没有被逼着购物,但是耽误了时间,还得硬着头皮被洗脑,还是有些不爽。九时许,
你知道吗?在都江堰不仅有水利工程和美景,那些随着时间推移仍旧矗立的古塔阁楼,依然熠熠生辉,它们藏在都江堰的各个角落,今天水灵妹就带你一一去了解~老君阁老君阁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海拔高1260米。老君阁阁基宽四百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
又见都江堰ID: youjiandjy雪山里的公园城市,又见都江堰一切美好......青城山古称丈人山为邛崃山脉的分支背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有着“三十六峰”“七十二小洞”“八大洞”“一百零八景”之说图│①青城山都江堰全山群峰环绕,树木葱
到山谷间,去春风吹来的地方,体味宁静清透、返璞归真中的美好气韵,展开一段诗意浪漫的旅程,岂不美好~青城前山沐春风青城山景区面积200平方千米,最高峰老君阁海拔1260米,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
摄 | 巫栎鸿高空视角看青城山—都江堰美炸了!每一次深入探寻总能发现都江堰深藏的美好这一次,我们换个角度从高空俯瞰发现不一样的美!夏天的青城前山景区全山林木青翠清幽此时遍野绿意盎然正是最迷人的季节正值登山好时节路上走走停停,绿树成荫侧耳倾听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今日,记者从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管理局获悉,都江堰景区、青城前山景区今日(5月1日)游客预约量已达到最大容量的90%,已启动红色预警,线上门票已约满,将关闭所有线上购票通道。尚未预约门票的游客,可及时调整行程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4月30日,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发布提示,都江堰景区、青城前山景区、青城后山景区门票已预约满,所有线上购票通道均已停止售票。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都江堰景区日最大容量为6万人,截至4月30日11时32分,游客预约量已达到最大
图源/王庆新都江堰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三大遗产都江堰,拥有2000多年建城史因堰而起,因水而兴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古蜀先民在这里生活是名副其实的古蜀文明发祥地图源/古堰行舟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都江堰